当世界分崩离析,你还可以是你

热搜
2022-11-27 03:45:10

我已经忘记上一次去看电影什么时候了。

上一次有印象的电影,还是2016年。

翻出这篇旧文,在这个周末与你分享~

当世界分崩离析,你还可以是你

当世界分崩离析,我想着把它一块一块拼凑起来,这总归不是什么坏事。

——《血战钢锯岭》

在2016年12月最后几天,终于抽空去看了一场电影。

年末事情多多,据说日语还有一个词“师走”来形容这种忙碌,原意就是老师也忙得不行。

我刚好12月几件事冲撞时间线,圣诞节还在忙着新书审定以及年后外出等事,简直分身乏术,对比为了自证清白晒出圣诞连看三场电影的投资界大佬,徒增一声叹息。

不过,好电影确实也不多,尤其豆瓣评分风波正在水深火热之中,我还是绕开口水中心看看外来的风景,因此选了豆瓣评论最高的《血战钢锯岭》。

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弗吉尼亚州林奇堡和冲绳岛的故事。一个美国小镇青年戴斯蒙德·道斯卷入二战,同时他又拒绝杀人甚至触碰枪支,即使为此遭遇队友排挤甚至军事审判。孤独之中,他没有携带枪支踏上尸横遍野的战场。

正在这样残酷的人间地狱中,他几乎以一己之力,在“再救一个”的喃喃自语中,以宗教精神为支柱,营救了75名伤员。

这是一部梅尔•吉布森的作品。看电影的人,有几个没看过《勇敢的心》,尤其最后关于一声“freedom”的英雄情怀,对应当年正青春少艾的苏菲•玛索,想起来仍旧令人心驰神往,如今梅尔•吉布森回归,能带来什么新惊喜?

结果很惊喜。好莱坞大片一般走大众路线,因此集体观赏性不错,也难免口味往往单一。相比之下这部电影制作成本并不算高,甚至没有做成3D,因此也给予导演创作发挥的空间。

从5500万美元的制作,使得这部电影很难谈得上大制作。拍摄也是在澳洲,不少演员甚至第一次演戏,但是剧组坚持“纯实拍”,为了制造钢锯岭的场景,导演梅尔•吉布森甚至炸毁了澳大利亚悉尼西南部郊区的一个农场,在没有借助太多炫目技术之下,营造了真实而震撼的战争场景。

战争使得一切扭曲,甚至信仰的空间也遭遇挤压。这里备注一下,道斯的宗教信仰相对小众,否则以美国这样清教徒立国的国家很难不容忍,影片以相对宏达笼统的信仰作为号召力,本质是一种对于题材的简化处理,也有利于吸引更多观众,看来很容易感到人心激荡,但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拷问的力度。

在电影中,道斯对前来劝他认罪的女友说,如果自己不相信自己所相信的,那么自己还算什么?这里提出了一个个人主义的问题,但是即使我们相信我们所相信的,也往往遭遇道德困境,在哈佛教授桑德尔流行的《公正》中,他曾经提出一个场景:

2005年6月,一个由美国海军士官马库斯•勒特雷尔和其他三名海豹突击队队员所组成的特殊军事小组,在阿富汗境进行一项秘密的前期勘察任务。他们遇到两名阿富汗农民赶着上百只咩咩叫着的羊,同时还带着一个约14岁的小男孩。

如何处理这些没有携带武器的阿富汗平民,成为一个问题,“一方面,这些牧羊人是手无寸铁的平民,另一方面,如果放他们走,就会冒这样的危险———他们可能会告诉塔利班分子,有一帮美国士兵在这里。”

当时仅有选择是要么杀了他们,要么放他们走,最终他们投票,结果是放走他们,勒特雷尔投了赞成票。一个半小时后却发现自己陷入包围,队友全部遇难。

勒特雷尔时候陷入深深后悔:“这是我一生当中所作出的最愚蠢、最糊涂、最笨的决定。我当时一定是脑子出问题了。我投了这样一票,而我实际上知道这是签下我们的死亡执行令……至少,当我回顾这些的时候我是这样认为的……决定性的那一票是我投的,它会一直困扰着我,直到我栖息在东得克萨斯的一座坟墓里。”

对比之下,道斯面对的情况是手持枪支、穷凶极恶的敌人,问题似乎变得相对简单,但这并没有豁免反思。我一直思考,道斯面对的终极考验不在于是否带枪或者在枪林弹雨中救助队友,而是在于他如何面对“野兽一般”的敌人?

这这才是真正的天人交战。在道斯的宗教逻辑中,敌人被队友视为撒旦,他也表示赞同,但杀死敌人就不算破了七戒么?

根本的问题在于,敌人难道真的不是人么,这种问题在战争中显然过于奢侈,但是和平时代的反思难以避免。在抱团竞争以及以邻为壑的战争,自己人内核是战友,外延是种族国家,这也体现在电影中,作为敌方的日本人被视为非我族类,甚至野兽、撒旦。

电影里面道斯也曾面对日本人,却有帮助他们,救了几名日本伤兵,被队友称为“神经”,而他救助的日本兵也没有挺过来,如此安排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道德拷问。

对比之下,在描写战后日本的名著《拥抱战败》一书作者约翰.W.道尔看来,日本国内一直也有战争受害者情结,因为整个国家不少人有亲密联系的人都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或者死亡。

即使如此,这部电影仍旧成功,一方面故事讲得很圆满,道斯从小两次经历使得他坚定放弃杀人想法,另一方面对战争的残酷表现得充分,对于胜利也没有被美化。

整个电影或许容纳不下更多政治哲学反思,但是对战争的无奈与厌恶溢于言表,而电影基调却非常纯净,高于一般好莱坞主旋律。这算是导演强烈个人风格的表现,也是大制作电影所所没有的创作自由。

我们作为个人,总希望有着全新开始,每个新年也有期待全新开始,各种朋友圈三番五次的人生重启也是因为如此。

放在更高层面,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有伤痛,其中有伤害,也有被伤害,有时我们往往执迷纠结于此,也受困爱于此,很难简单如霉霉(泰勒•斯威夫特,Taylor Swift)的一句歌词“shake it off”(甩掉它)就完了。

这个时候,信仰是一种治愈,爱也是,即使这种情感带有小清新的简单气息。时间自有逻辑,从来不由人心,历史何尝不是如此?只是如果我们不是妄想要与之对立,它其实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存在,从更高维度俯瞰我们,某种程度上,甚至是陪伴着我们。

对于这部电影,很多朋友打趣看完第一反应是老美主旋律真敢编,然而,那么多问在道斯的真实性面前又显得多余,在这个混乱失序的世界,据说梅尔吉布森曾经说道斯应该成为美国总统。

道斯的意义在于,他不仅仅是电影人物,而是真实存在的人物,真实给予这部电影超凡的力量,事实上主角的经历甚至比起电影表现得更为传奇。

不管电影带给我们多少思考,但是真实的力量在于,在一个艰难的选择之下,道斯选择了坚持,而且获得良心的自由与他人的认可。

善和恶的斗争,善处于下风一个原因在于,邪恶从不反思,也很少自我怀疑,而善良每每会,因此对于善的坚定信仰就分外宝贵。然而,战争之上,信仰之下,还有人性的空间。

在一个分崩离析的世界,你仍旧可以成为自己。道斯没有放弃,而且获得成功,你,或者我,没有理由在没有抗争之前就放弃。